EAP培训-激发员工职场正能量的5种心理效应
2018-05-18编辑: 广州EAP来自: EAP咨询

管理者有效运用一些激励策略,员工不仅离职率会大大降低,工作热情也会被再次激发。今次为你解读5种能激发员工正能量的心理学效应:
一、激发正能量的罗森塔尔效应:
解读:多鼓励工作热情高
人会被自己喜欢、钦佩的人所影响和暗示。如果常受到信任、赞美等积极暗示,人们会由此获得向上的动力,尽力使自己达到对方的期待。
·管理者一定要相信下属的能力,给他们支持、鼓励和温暖的氛围。
·积极心理暗示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,管理者是否有足够的掌控力、任务是否在下属的能力范围内、员工会不会尽力等因素都应该考虑到。比如,对于新员工,领导者可以对其成长的过程给予关注和肯定;对于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老员工,要在鼓励他们挑大梁等方面提出更高的期望,让他们觉得公司依然需要自己。
二、激发正能量的德西效应:
解读:用奖励激发成就感
企业中,能促使员工奋斗的动机一般有4种:
·外在动机,如加薪或补助;
·内在动机,即对任务本身感兴趣;
·成就动机,如工作受肯定;
·社会动机,如获得人际肯定和支持。
·因此,加薪不是唯一的激励手段,如果员工能预见到2年内有晋升的可能,那他们会有更好的表现和满意度,效果相当于薪酬提升了69%。
·明确的职业发展空间,能大幅提升员工的职场幸福感。因此,管理者应明确区分“该做”和“该鼓励”的行为。过于频繁的表彰和评比活动并不可取,只有对那些一般人难以做到,或需要员工“踮着脚才能够着”的任务,才能用物质奖励。
三、激发正能量的南风效应:
解读:重人情最能留住人
·对管理者而言,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重视情感上。管理者除提供升职加薪的机会外,应重视关心员工生活,对有困难的员工伸出援助之手。
·专家同时给出8个能营造温暖氛围的小细节:
1.真诚地说声“辛苦了”、“谢谢”、“你真棒”。
2.由衷地赞美“这个主意太妙了”。
3.拍拍下属的肩膀,或给一个信任的眼神。
4.分享下属成功时一个忘情的拥抱。
5.一张鼓励的便条。
6.及时回复下属的邮件。
7.在下属的生日或纪念日时,打个电话,或送一件小礼物,或发一条简短而温情的短信。
8.一次无拘无束的郊游或团队聚会。
四、激发正能量的超限效应
解读:批评人忌讳反复说
·一是要开短会。一定要在3分钟内抓住听众的注意力,重点内容要在前30分钟内讲到,整个会议不超过40—50分钟。
·二是不定过高的目标,否则会引发员工抵触。
·三是不给员工施加长期慢性压力,否则会消磨员工的意志。管理者应给员工“拉弓式压力”,即慢慢地拉紧,待奋力一搏后再短暂休整,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蓄力。
·四是批评要适可而止。反复批评会使犯错人由原本的内疚不安转变为不耐烦,甚至反感厌恶。即便员工真的在某一件事上一错再错,管理者也要试着换个角度和说法。
五、激发正能量的霍桑效应
解读:善倾听提高忠诚度
·归属感和受尊重等高级心理需要才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。
·比起开高薪来说,管理者更需要一双能聆听员工疾苦的好耳朵和与员工分忧的好心肠。
日本“以公司为家”的企业文化值得借鉴。他们有三大管理学法宝:
1.年功序列工资制,即工资随着资历(年龄、工龄和学历等)逐年稳定上涨,其中保障性的基本工资约占65%,绩效工资占25%,补贴占10%。
2.终身雇佣制,不仅给员工安全感,还促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“一损俱损,一荣俱荣”的共同利益关系,增强员工的归属感。
3.企业工会制,工会在劳资之间起到缓冲作用,尽量满足员工的需要。